close
大家聽過一個故事嗎?~~~【曾參殺人】
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學者,名叫曾參,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。學養很深,品性端正,是個有名的孝子。他住在魯國費邑時候,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殺了人,有人就跑去跟曾參的母親說:「曾參殺人了!妳趕快跑!」曾參的母親說:「我兒子不會殺人!」就照常織她的布,沒有理會。過了不久又有人又來說:「曾參殺人了!妳趕快跑!」曾子的母親還是泰然自若地繼續織布。過了一會,又有人跑來說:「曾參殺人了!妳趕快逃走吧!」曾子的母親就害怕起來,丟下織布的梭子,跳過圍牆逃走了。像曾參那麼賢良的人,只要多幾個人來說他殺了人,那麼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。
圖/網路
這個故事是說明『謠言可畏』,在我看來卻更加傷心及氣憤,竟然連母親都不相信自己兒子,這代表甚麼?代表傷了小孩的心,代表了不信任。很多父母都作了同樣的事,就是『不信任』,小孩不會念書,考不到好成績,便認為他是個阿斗,以後大概也沒啥用;當家中老大犯了一個錯誤,父母就會認為老二也會犯同一個錯誤;當自己做不到的事,便認為自己的小孩也不可能做到;所以小孩永遠被侷限住,永遠得不到父母的信任,永遠長不大。當可以脫離父母保護的臂彎時,小孩的翅膀已經硬不起來了!
這是愛嗎?是關心嗎?解釋再多也不會改變妳心中懷疑又既定的想法,何須解釋?曾參的母親因為別人連續講了3次而放棄自己的小孩,她會因為曾參連續解釋3次而相信自己的小孩嗎?不會,她心底永遠會存著這個疑點。這是人性,讓我看到,原來【人】就是這個樣子。
圖/網路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